9月9日,国家航天局、国家原子能机构团结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效果。我国首次发明月球新矿物,被命名为“嫦娥石”,并获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批准。
作为我国天体矿物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性效果,“嫦娥石”的发明使我国成为天下上第三个发明月球新矿物的国家,为清静使用和相助开发太空资源孝顺了中国实力。
“嫦娥石”是一种磷酸盐矿物,呈柱状晶体,保存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�?蒲兄霸蓖ü齒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手艺手段,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,疏散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巨细的单晶颗粒,并乐成解译其晶体结构。
嫦娥石和共生矿物扫描电镜照片
嫦娥石结构
2020年12月17日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。国家航天局已完成四批152份共计53625.7毫克的月球样品发放,有33家科研单位的98位申请人通过申请。第五批月球样品正完成评审,后续按程序发放。
月球样本显微镜照片
宣布会上还宣布了我国其他两项月球样品研究效果:一是我国首次乐成获得嫦娥五号月壤中未来聚变能源资源——氦-3含量及提取参数条件,为我国月球资源评价和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;二是系统研究并获得了月壤颗粒的典范形貌特征,为研究月壤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。(文/邓雨楠 图/国家航天局)